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它该如何推进?它与学科教学有怎样的本质关联?带着满满疑问,老师们走进了本年度的松山讲坛会场。
3月3日下午,我校学科项目化学习推进大会如期举行。三位极具个性的青年教师以主题演讲的形式给大家带来最鲜活的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这三位青年教师代表了我校上一学年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中的三种典型路径。
科学组林冬冬老师
科学组林冬冬老师,在疫情期间和吴芳芳老师一起带领学生完成了免接触式喷雾器的STEAM项目化学习,该项目不仅在浙江省首届项目化学习博览会上进行了精彩展示,更是让学生在温州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春“玩”上惊艳亮相。她将这些有趣、有料的经历和与会老师们分享,学科项目化学习是教师和学生蝶变的催化剂。
社会组陈芳圆老师
社会组陈芳圆老师,代表一群有创造力的青年校本课程开发者讲述她们在校本课程中开发项目化学习的酸甜苦辣,从去年5月份开始撰稿到上个学期的一学期实践,让她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校本课程的项目化学习实践到项目化学习在学科中的实践,她们也有了自己更多的独特想法。
语文组胡子立老师
语文组胡子立老师,带领学生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摘得2020年度浙江省语文优质课桂冠。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述中,老师们逐渐明白学科项目化学习是教育教学发展中避不开也必须实践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对老师自身也是一种打开,学科项目化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有它的一席之地。
主持人陈发捧老师则用一系列数据向老师们证明,学科项目化学习对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性,学科项目化学习在各学科实践的可行性等,并向全校老师解说我校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推进思路和具体措施:以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员为核心,以点带面,在学科课堂、生态作业中融入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关键元素,促进学习任务型课堂和生态作业迭代升级。
赵鸣强校长在活动的最后做精彩总结,他指出我校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五大需求:它是对国内外教育改革潮流的积极回应,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政策性挑战,它能引领学校走向高质量教育,更是学校生态作业、学习任务型课堂变革迭代更新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成绩绿色含量的需要。他鼓励全体教师开阔视野,积极面对学科项目化学习带来的各种改变,用行动深化我校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为学生打造一个更为宜学的教育软环境。
文字:陈发捧
审核:林光第